首页 > 保密技术 > 技术常识

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

发布时间:2014-09-28 11:19
                                              □秉 泽
       4月底的一个晚上,小王决定5月上旬去上海,他躺在床上,掏出手机打开铁路12306 APP程序,通过支付宝钱包APP程序进行网络支付,5分钟内就订好了往返高铁车票,然后就呼呼大睡了。
出发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小王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打开美团、携程、去哪儿等APP程序,经过搜索查找,选择了一家酒店。随后,他又分别打开美团、大众点评等APP程序,仔细对比后预订了酒店附近一家餐馆。
出发之日,小王准时登上高铁,几个小时的旅程中,他用搜狐视频、爱奇艺、土豆等APP程序看电影,用多看阅读APP程序看书,用微信或QQ和朋友聊天。到达上海出站后,小王打开嘀嘀打车APP程序,很快约到一辆出租车把他送到酒店。
到上海当然要到景点转转,小王打开百度地图查看附近景点,导航步行过去……
相信以上对移动生活的描述,也是您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5年前,我们的手机生活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玩贪吃蛇……而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移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吗?
 
移动互联网是什么?简单地说,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主要在2008年前后产生,特别是iPhone等智能手机出现后,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迅速发展。
早在1999年,日本在全球最先推出移动互联网。随后中国跟进,之后的七八年发展缓慢。到2008年,随着中国电信3G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加,加上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逐渐走上正轨。
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3G用户达到3.2亿,同比增长81%;移动互联网用户约8亿;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14亿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收入超过9000亿元,各种应用下载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滚滚浪潮,传统互联网巨头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满怀敬畏地迅速将自身的互联网产品转移到移动端并疯狂地攫取用户,他们希望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仍能占据用户上网的入口,完成互联网优势向移动端的移植。
今天,没有人敢说“移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捷的同时,受到了来自网络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
 
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的速度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了智能手机之后,闹钟、座机、日历、计算器等物品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电子闹钟、电子日历等一个个应用装载到手机中,就可以实现上述的诸多功能。
迷路了查电子地图,饿了搜索附近美食,无聊了看看新闻,遇到新鲜事儿发个微博,购物也不成问题……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吃、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琳琅满目的应用软件包罗万象,只要需要,下载一个就行了,这些都很大程度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还有基于智能手机的延伸——可穿戴式设备也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比如谷歌眼镜,它可以自动扫描你周围的环境,将这些环境特征与它在网上的信息搜索比对之后,就会告诉你身处何处。如果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它会告诉你下一步的行车路线。还有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可以随时采集你身体的信号,比如脉搏、血压、体温等。
再比如智能车载系统,未来有一天,人们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车载系统语音播报着实时路况,智能操控系统根据路况自动调整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车前挡风玻璃瞬间变成一个大屏幕,向驾驶者传递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一梦想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未来,随着4G业务与物联网的深度结合,通过物联网,一部手机或者平板就可以操控家里的一切。甚至有一天,发现智能手机也被另一种形式取代了,那都不是不可能的。一切皆有可能,不要惊诧。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显示,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是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有线互联网(又称PC互联网、桌面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二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三是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助力移动业务普及扎根。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3.5—4.3英寸,2012年发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须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程序,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
四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细分市场继续发力。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终端、用户等方面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盈利的情况已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视频等业务模式流量变现能力快速提升。
五是用户期盼跨平台互通互联,HTML5技术让人充满期待。目前形成的iOS、Android、Windows Phone三大系统各自独立,相对封闭、割裂,应用服务开发者需要进行多个平台的适配开发,这种隔绝有违互联网互通互联之精神。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甚至不同品牌、类型的移动终端都能互联互通,这是用户的期待,也是发展趋势。
六是大数据挖掘成蓝海(未知的市场空间),精准营销潜力凸显。随着移动带宽技术的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中国移动互联网也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仍然以位置的精准营销为主,但未来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据挖掘的不断深入,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它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另一片蓝海。
(摘自:中国保密在线http://www.baomi.org/bmyw_info.php?optionid=28&auto_id=1647)
 
(hhl编辑)